产品特点:
无芒雀麦的显著特点是:具有短根状茎,叶鞘闭合,这是它区别其它许多牧草的主要特征。疏丛型,茎直立,株高100~150厘米,根系发达,入土较深,种植一年就可达到100~200厘米;具有发达的地下根茎,蔓延能力极强,这对于保持稳产、高产、增强耐牧性以及提高无性更新能力至关重要。无芒雀麦属中旱生植物,寿命很长,当管理利用措施得当时,利用期可达20年以上。
无芒雀麦对气候的适应性非常强,特别适于寒冷干燥的地区生长,不适于高温、高湿的地区,最适生长温度为14~25℃,最适于年降水量400~500毫米的地区种植;耐寒性极强,在海拔3000米,冬季最低温度在零下28℃至零下30℃的地区也能正常生长,在有雪覆盖,零下48℃低温的情况下,越冬率仍可达到85%以上,是最抗寒的牧草品种之一。
无芒雀麦对土壤适应性也很广,最适于在排水良好且肥沃的壤土或粘壤土区生长,在轻质壤土上也能生长,除了在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上生长较差以外,一般来说耐盐碱能力较强,pH8.0以上时才会有轻微影响。
使用范围:
无芒雀麦的叶量丰富,营养价值高,适口性佳,消化率好,各种家畜均嗜食。在我国北方土肥较好的情况下,亩产鲜草可达3000~4500公斤,干草产量可达1000公斤/亩以上,可刈割2~3茬,能连续利用6~8年,在管理水平较好的情况下,可维持10年以上的稳定高产期。
无芒雀麦是刈割和放牧兼用型牧草,一般情况下常用第一茬草调制干草,适宜的刈割期为抽穗期,此时叶丛多,产量较高,养分积累也最多;再生草可放牧或青刈。
无芒雀麦根系发达,其粗壮的根茎与土壤紧密结合,能够形成致密的草皮层,因此也可作为优良的绿化和水土保持植物。作为水保植物时同样可以进行适度的放牧利用。
建植管理:
无芒雀麦根系发达,并且有强壮的地下茎,所以要求土层深厚,播种前耕地宜深,由于苗期生长缓慢,所以也需要精细整地,施足基肥(有机厩肥1000~1500公斤/亩,过磷酸钙15公斤/亩),播种时施种肥(硫氨5公斤/亩),并在拔节、孕穗或每次刈割后再追施氮肥(尿素10公斤/亩)可显著提高干草产量。无芒雀麦对磷肥极其敏感,当施入磷肥(P2O5)10公斤/亩作为种肥时,干草产量可提高1.7倍左右。
无芒雀麦在温带地区春、夏、秋季均可播种,在北方春旱较为严重的地区,以夏天雨季来临时播种的效果最好。单播的播种量为1.5~2公斤/亩,播种深度为2~3厘米,通常以条播为主,行距为15~30厘米。无芒雀麦还宜与紫花苜蓿、红三叶、红豆草和沙打旺等豆科牧草混播,混播时无芒雀麦的播种量一般为1~1.5公斤/亩,豆科牧草一般为0.3~0.5公斤/亩。
无芒雀麦与豆科牧草混播时,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干草产量,而且可能防止形成坚实的草皮,更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,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,延长利用年限。